在新書《500 年咖啡豆種發現史 上冊 起源》出版前,我們將陸續釋出部分內容供大家試閱。
本篇文章提供的是「第三章非洲時區」的其中小節「肯亞咖啡的起源」節錄。本書大綱請參考此頁面。
從布拉來的 100 顆咖啡
1899 年 8 月 12 日 晚上 6 點 30 分,剛剛啟用沒多久的烏干達鐵路在 325 英里棧點停下來,從列車走下幾位神父,一位是法國主教,一位是聖靈修會神父,以及聖靈修會的兄弟布朗夏。烏干達鐵路被當地人稱為「黑蛇」,1896 年由英國人開始修築,是非洲第一條戰略鐵路,能更快運送軍隊進入內陸。起點是肯亞臨印度洋的孟巴薩港,翻山越嶺,向西北穿越遍佈野生動物的原野與河流湖泊,終點是維多利亞湖畔的城市奇蘇姆,隔著大湖對面就是今天的烏干達。當時建築這條鐵路工程浩大,全長一千多公里 (660 英里),工程師是英國人,工人來自印度,神父乘火車而來的時候,鐵路尚未完工,1901 年才全線通車。
Mile325 當時只是一個補給棧點,有車棚讓火車停靠,八月才開通旅客運輸到此。附近河流叫 Uaso Nairobi,意思是「冷溪」,後來這個地方就以此河命名,最終成為肯亞的首都 Nairobi,中文翻譯為奈洛比,或許我們應該稱之為冷溪市。要到冷溪市,火車從沿海必須開上海拔 5000 英尺的高原。
這批聖靈神父是從泰塔山旁的布拉教會啟程的,他們隨身除了聖經之外,還帶著布拉咖啡農場的 100 顆咖啡種子,鐵路並未直接經過布拉,他們是在布拉附近的沃伊搭上從孟巴薩來的火車,朝西北的高原進發,以每小時 15 英里的速度,走了三天,週六傍晚到達 Mile325 棧點。神父下車後,火車繼續開向下一站,基庫尤。
第二天是星期天,主教就在火車的車棚間舉行彌撒。四天之後,8月16日,他們從當地酋長手上買下一塊地,作為建設宣教站的地點,教友兄弟布朗夏立刻就在新購的土地上種下第一顆種子,這是第一批種在肯亞中心高原的咖啡。8月19日,一位神父竟然報告說種籽已經在布朗夏的苗圃裡冒出新芽了!
聖靈神父種下咖啡的地方,後來成為宣教站聖奧斯汀,隔年 1900 年底,咖啡樹生長茁壯,看起來咖啡相當適應這裡的海拔與氣候,於是又從布拉送來 300 顆種籽,1904 年,再送來 5000 顆種籽。神父培育出的種子,分發附近的屯墾戶種植。
1905年,奈洛比北邊的奇揚布也開始栽種咖啡,從一開始的 2000 株咖啡樹苗,到 1908 年成長為 8000 株咖啡樹,成效良好,引起「東非託管政府」的興趣,甚至吸引總督前來參觀。
由於第一次在肯亞高地地區種植,神父對於咖啡的品質沒有把握。當咖啡樹第一次在聖奧斯丁採收,教會與咖農都忐忑不安,不知結果如何。聖奧斯丁把生豆送去比賽,沒想到種出的咖啡風味極佳,竟然贏得 1905 年奈洛比「農業與植物協會大賽」首獎。到 1912 年為止,聖奧斯汀咖啡共贏得三次奈洛比咖啡大賽的首獎 (Nairobi Show 1905/1909/1911)。肯亞高地名聲鵲起,勝過聖靈修會在其他不同宣教站所種的咖啡。
到 1906 年的時候,聖奧斯汀的神父除了種植,還採收、加工處理咖啡。為了提升生產效率,1906 年聖奧斯汀還從法國輸入去果皮機、脫殼機等機械設備。生豆處理好之後,神父與俗家兄弟烘焙、研磨、包裝,與正式的咖啡烘焙坊一模一樣。他們把烘焙好的咖啡包裝在錫罐裡,貼上「法國傳教士咖啡」 的標籤,在市場或雜貨店販售,最後還從肯亞出口,賣回聖靈修會的故鄉法國本土。
聖靈神父成為公認的咖啡種植專家,名聲遠播,1909 年,美國總統羅斯福曾特別來訪,觀摩聖奧斯汀的咖啡生產。附近許多農場主絡繹不絕請教開墾與種植技術。
《遠離非洲》作者卡倫所描述的教堂,我們在前章已經引用的段落,就是聖奧斯汀的教堂。1913 年當教堂終於落成建好時,周圍早已全是鬱鬱蒼蒼的咖啡樹林。1914 年,聖奧斯汀種植了 5萬 2千棵咖啡樹。1915 年,新的苗圃建成。
1920 年以前,東非所生產的咖啡源自印度洋島嶼與阿拉伯半島的法國傳教士,以及從中美洲傳入的鐵皮卡與波旁系。1920 年之後,開始傳入印度品種,但一直到這個階段,東非還沒有自己獨特的品種,還未出現我們今天喝的肯亞。
我們必須要等到 1920 年代,肯亞建立史考特農學實驗室後,真正屬於東非的豆種才出現在世界咖啡史上,但這些新的豆種,卻開啟了一個延續近 100 年的謎團。
史考特實驗室
從二十世紀的第一個十年開始,英國殖民政府已經體認到農學研究對支持肯亞農業的重要性,決定成立研究機構解決農民的問題,同時也為發展計畫的需要提供創新方案。為了達到這個目的,1903 年,殖民政府成立了第一個跨科技的研究部門,地點就在奈洛比,並在附近建立了「卡貝特實驗農場」。卡貝特實驗站網羅好幾位科學家,包含一位昆蟲學家、一位菸草官、一位咖啡種植專家、一位植物學家、一位育種學家、一位真菌學家,以及一位農化專家。這個陣容在當時非洲是首屈一指的,而且是跨學科的團隊。他們研究範圍涵蓋重要作物,包括菸草、咖啡、園藝作物、玉米、小麥、除蟲菊、瓊麻、牧草。
這個時機正好趕上咖啡傳入奈若比,而第一批栽種的咖啡還在等待兩年後的第一次採收。
十年後,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卡貝特實驗農場關閉,研究功能轉移給新成立的史考特實驗室,農場也遷移到新實驗室周邊。這個新實驗室全名是 「史考特農學實驗室」,成立於 1922 年,地點也在卡貝特,仍在首都奈洛比附近。
新實驗室的建築原來是療養院,1913 年建成,第一次大戰時作為戰地醫院,戰後,這批建築加上 10 公畝土地,轉交給政府公家單位使用。1922 年加上一些額外的空間,整個園區撥給農業部,原來的建築就改為史考特實驗室,之所以冠上「史考特」之名,是為了紀念在 Kikuyu 地區傳教的蘇格蘭教會亨利史考特 (Dr. Henry Scott)。
成立後的一年內,原先卡貝特的昆蟲學家、植物育種學家,農學家都轉移到實驗室,另外原來在奈洛比實驗室的真菌學家,也把實驗室總部遷入史考特。1924 年1月1日,一位化學家因為原來化學部門裁撤,併入到史考特農學實驗室。
當史考特實驗室在 1922 年遷入園區的時候,周邊的土地上什麼作物都沒有,接下來的幾年間,30 公畝的土地開闢出來供實驗種植之用,並不斷取得新的土地,最後實驗室一共擁有 73 公畝面積,可分區栽種不同農作物,其中 24 公畝屬於咖啡部門。咖啡部門原來在農業部中央辦公室,1934 年也遷入史考特實驗室。
史考特實驗室的主要任務是:測試重要品種、優選特定特質的植株、推廣種植、產量比較、嫁接實驗、修枝成效研究、遮陰測試、採收鮮果遮蓋等,除此之外還包括土壤養分、植物育種、病蟲害控制。1920 年代實驗室初創的時候,印度已經將肯特、傑克森、酷格、邁索爾等豆種送來肯亞,而從其他產區送來的豆種材料也非常豐富,所以史考特實驗室是建立在卡貝特實驗站、印度研究工作、以及各地豆種收集的基礎上,並非從零開始。
為了更有效實施計畫,實驗室為墾殖農民提供農學諮詢,並與私人農場合作進行研究。在培養專業人才方面,從卡貝特實驗農場時代就已經啟動的農學學生訓練計畫,現在由史考特實驗室接手,並成立了專收當地人的農業學校。
不論在坦尚尼亞或肯亞,當時育種的方式第一代豆種優選模式,將具備優良性狀的植物移植到實驗農場,或是合作的私人農場,然後進行優選,經過幾代觀察後,從中揀選表現最好的單一植株。
在聞名的 SL 系列出現之前,肯亞農業部已經開始優選咖啡品種,資深農業官川奇根據抗熱、抗寒能力、抗病性、抗蟲害,以及植株的強韌度,從聖靈神父引進的咖啡群體進行篩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