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書《500 年咖啡豆種發現史 上冊 起源》出版前,我們將陸續釋出部分內容供大家試閱。

本篇文章提供的是「第三章非洲時區」的其中小節「卡內佛拉」節錄。本書大綱請參考此頁面

卡內佛拉的起源

根據 ICO 統計,2016 年羅布斯塔佔全球咖啡產量的比例是 37%,隔年 2017 年開始,羅布斯塔的比例就衝破了 40%,2019 年甚至到達 42%。今天全世界每生產 10 公斤咖啡生豆,其中就有 4 公斤是羅布斯塔,另外 6 公斤是阿拉比卡,羅布斯塔與阿拉比卡是全球毫無疑義的兩大物種。

「羅布斯塔」一詞,由全世界最權威的咖啡組織所使用,也幾乎為所有生豆商、咖農、咖啡館、烘焙場所沿用,涵蓋了極為廣泛的類似豆種,甚至連一般咖啡消費者似乎也很熟悉這個名稱,可說已經是日常語言的一部分。另外一個較為嚴謹的名稱「卡內佛拉」是植物學正式名稱,也是本章章名,學者專家在討論豆種的時候偏向此詞,但並不屬於日常通用的語境。本章的任務之一,就在說明這兩個語詞的緣起與發展。

羅布斯塔之名最早來自十九世紀末在剛果發現的一支野生品種,除了羅布斯塔外,當時整個非洲開始發現類似的品種,由於是由不同植物學家、咖啡專家,獨立在不同的地點發現,起初都認為是新物種,隔了很長一段時間,學術界才體認到,原來很多品種都是同一物種下的分支,幾十年下來慢慢整合各地慣用的別名、或是植物學家新創學名,而有了較為系統性的分類,對名稱也逐漸產生共識。

但與其他咖啡物種比較起來,羅布斯塔或卡內佛拉所經歷的這個整合與認識過程卻更為漫長,從十九世紀末發現,一直到 1980 年代才有突破性的發展。

其原因是野生卡內佛拉的地理分布是所有咖啡物種里最廣泛的,在非洲不同地點發現不同的母群,這些不同群體的植物學型態可能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學者必須更深入觀察與實驗其農學特質、收集豆種傳播的歷史紀錄,才能判定到底是否為同一物種。二十世紀中葉後基因學的發展,對進一步理解不同地理區豆種的差異有劃時代的幫助。但即使如此,常常因為樣本難以收集、歷史文獻遺失、生態與環境改變等種種因素,使得基因技術的使用極受限制。

但若從產量與種植的角度而言,羅布斯塔的發展與傳播卻極為驚人,二十世紀以前,國際貿易的咖啡只有阿拉比卡,羅布斯塔的產量是零,因為根本還未發現這個物種,更精確地講,即使某些地方已經開始種植羅布斯塔,但尚未進入世界交易體系,世界各產區種植並且出口的咖啡,只有阿拉比卡。

以植物學名稱的發佈時間而言,卡內佛拉比羅布斯塔出現得早一點,來自法國植物學家讓-巴蒂斯特‧路易‧皮耶的命名。

他出生於波旁島 (今天的留尼旺島),家裡種植蔗糖與咖啡,1851 年父母送他到法國巴黎念書,開始的時候學醫,然後轉到施特拉斯堡求學。但因為家庭財務惡化,他不得不中輟學業,開始工作。1861 年他離開法國,前往印度,進入加爾各答植物園工作,擔任英國植物學家 Thomas Anderseon 的助理,那時皮耶才 28 歲。終其一生,他沒有正式的植物學老師,全部在工作裡學習農耕與植物學的知識。

在加爾各答的工作很成功,但身為法國人,他還是希望能到法屬的殖民地工作,在印度四年後,1865 年他來到越南西貢 (今天的胡志明市),接任西貢植物園的負責人。

路易‧皮耶在西貢植物園一待就是 12 年 (1865–1877),他多次到越南內陸調研考察,探勘高棉與暹羅的森林,收集大量植物標本。同時也進行耕種農法的實驗,分發果樹幼苗與植物種子給農民,引進新的植物品種,豐富植物園的多樣性,他可能是第一個引進香草到中南半島的植物學家。除此之外,他建立大型苗圃,培育西貢街道與廣場需要的樹苗。為了考察金雞納種植,他親自前往爪哇與印度,到孟買與馬德拉斯考察藥用植物的生長與培育。

1877 年他結束在越南的工作,回到法國,並帶回在越南期間收集的 5000 件標本。回巴黎的時機很巧,第二年 1878 年在巴黎舉行世界博覽會,他收集的大批植物標本躬逢其盛,得以展出。

回到巴黎後,住的地方就在巴黎自然史博物館附近,他運用這些材料潛心研究,開始著手進行中南半島植物的研究計畫《中南半島植物大全》,可惜這件大工程在他 1905 年去世時尚未完成。雖取名為中南半島,但內容只包含越南、柬埔寨與寮國的樹種,在 1880–1899 年之間,他先出版了《越南森林植物》,共分 25 卷,每卷 16 個繪圖,全書共 400 幀圖片,介紹 800 個物種。這些插圖詳細描繪了植物的各部分器官與構成,除了第一冊的插圖是皮耶自己繪制以外,接下來都是繪圖家德比所繪,除了中南半島植物以外,德比繼續為皮耶繪制非洲植物,並將這些畫冊分送給世界上最重要的植物園,包括巴黎自然史博物館、英國皇家植物園、柏林植物學博物館、布魯塞爾國立植物學花園都是受惠者。

皮耶並未親自到非洲進行採集工作,但是因緣際會,他在非洲熱帶植物上的研究成果同樣傑出。1877 年從越南回法國途中,他在非洲加彭自由市停留 (當時自由市歸法屬剛果轄下),遇見天主教的克萊恩神父。克萊恩對採集植物充滿熱情,兩人約定皮耶回法國後,克萊恩替他採集植物標本。

回巴黎後,他開始研究「國立自然史博物館」 的非洲收藏,並接收新送進的植物標本,他對於象牙海岸濱哲城實驗農場主任姚立、以及加彭的克萊恩神父送回的樣本特別感興趣。

克萊恩神父是聖瑪利教團的神父,他從 1865 年開始駐紮加彭的自由市傳教,一直到過世為止,45 年之間堅守崗位,除了 1873年 與 1892年兩次回到法國,從未離開加彭。他全心全力經營自由市宣教站的植物園,凡是前來拜訪或路過的旅行者、探險家、植物學家,多半會留下他們收集的植物樣本,克萊恩也從巴黎自然史博物館取得其他國家的植物。他對果樹、丁香、肉豆蔻和香草類植物情有獨鍾,1888 年就收集了 30 個不同品種,克萊恩經營的植物園因此遠近馳名。從 1887 年開始, 克萊恩神父一共貢獻了 3559 個標本給博物館 ,其中一件就是卡內佛拉。

1895 年,克萊恩神父在加彭收集到一株咖啡樹種,他把這個咖啡取名為「伊希拉的咖啡」,命名的靈感來自居住在加彭的伊希拉民族,咖啡樣本送回巴黎自然史博物館 (MNHN),MNHN 給的編號是「(P) 247 號標本/克萊恩」。路易皮耶研究這支咖啡後,將這個樣本命名為「卡內佛拉咖啡物種」,但是並未正式發佈。一直到 1897 年,皮耶的命名被傅勞納認可後才正式成立。所以卡內佛拉命名的時間是 1897 年。皮耶 1877 年回到巴黎後,就埋首於整理數千件中南半島樣本,以及自然史博物館原有館藏,再加上克萊恩與其他熱帶收集者的樣本,從 80 年代後期開始就源源不斷送來巴黎,可以想見當時的工作數量,用汗牛充棟可能都不足以形容。一直到 1903 年,位於巴黎布封街 63 號博物館實驗室二樓,才清出一個小房間,讓他擺放成堆的資料與標本,但兩年後他就去世了。據說皮耶曾對來訪的法國植物學家佘瓦利耶說,「我的時間不夠用」,他手上有無數資料無瑕整理出版,很多自己精心製作的繪圖、手稿、筆記,就贈送給來訪有興趣的植物學同行。本書中我附了一張他繪制的卡內佛拉細部圖,就可以想見他在描述與紀錄這些豆種所花的心血。

但對於卡內佛拉的起源,還有另一個說法,把發現的時間往前推了十年。

500年咖啡豆種發現史

Leave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