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巴西 卡納農場
而這支巴西豆則是來自「卡孔地」(Caconde),聖保羅州東部邊界的城市,就正處於米納斯傑雷斯之南。Sitio Canaã 農場的 João Hamilton 和 Ivan dos Santos 兄弟,在 2006 年開始與「環境保育莊園」(Fazenda Ambiental Fortaleza; FAF) 的 Marcos Croce 合作,生產出品質最好的巴西咖啡,但同時又能照顧到自然環境與人。Sitio Canaã 農場現已成為巴西精品咖啡頂尖的代表。
這是一支黃卡杜艾的批次,是 Five Elephant 今年豆單上評價非常高的一支咖啡!
巴西 卡納農場 黃卡杜艾 日曬 Brazil Sitio Canaã Yellow Catuai natural
生產國:巴西 Brazil 豆種:黃卡杜艾 Yellow Catuai 地區:卡孔地 Caconde,聖保羅州 São Paulo 生產者:João Hamilton 和 Ivan dos Santos 農場:卡納農場 海拔:1200-1350公尺 處理法:日曬 Natural 採收時間:2018

柏林 Five Elephant 為了那塊乳酪蛋糕
當克里斯俠客曼 (Kris Schackman) 碰到 Sophie Weigensamer 的時候,正值他人生的低谷,2008 年的金融危機,讓他從倫敦來到柏林,想繼續原先的廣告影片工作,但事與願違,新的工作室沒有成功,他正想轉換跑道。
Sophie 來自奧地利,很會做蛋糕甜點,在柏林有一些朋友客戶。Kris 出生於美國麻塞諸塞州,在紐約居住了很長時間,從大學時代起就愛喝咖啡。兩人到了紐約一趟,看到一些自烘店,覺得很酷,那時在德國還看不到這種小烘焙坊,兩人決定開一家甜點店,而且放一台咖啡烘豆機在店裡,讓附近社區的居民來喝下午茶的時候,可以看看報紙,還有咖啡可以配蛋糕。
2010 年他們在柏林開店,在房租相對便宜的 Kreuzberg 街區選了一個很小的店面,有 2 個客人來也坐得下,兩人從美國買了一台 Diedrich IR-5 烘豆機放在店裡。在開咖啡館之前,Kris 唯一接受過的專業訓練就是 Diedrich 老闆給他的三天綜合課:烘焙、保養機器、品質控制,他第一次學到杯測,第一次聽到「產地風土」這個詞。開店的第一年,Kris 基本上就是練習烘焙,前六個月只買印尼豆,烘到二爆,除了印尼豆,只敢買有認證、熱帶雨林、公平貿易、有機 UTZ 等等,Sohpie 的甜點比 Kris 的咖啡更有名。
剛在柏林開店的時候,還會有人在咖啡館的牆上塗鴉「雅痞滾回去!」,把他們視為資本主義的代表,其實他們是小到不能再小的自烘店,靠勞力維生。取名 Five Elephant,來自美國愛達荷的一則講法,說是有一隻象飛上天,領了一個人飛遍 5 大洲,讓這個人嘗遍各地的咖啡,很奇怪的故事。
Five Elephant 烘豆終於慢慢打出名號,Kris 發現他偏愛北歐烘焙,開始從 Nordic Approach 進口生豆,整批的衣索比亞委託他們進口。2012 年,他們有機會結識巴西「生態環保莊園」(FAF) 的老闆 Croces,在通了無數次 Skype 之後,俠客曼決定賣掉自己的星巴克股票,換回 14 袋巴西生豆。他逐漸發現,從產地直接購買的咖啡,遠遠優於從貿易商拿來的咖啡。原來設計給兩個客人的自烘店不敷使用,先是把後牆打掉,擴充使用面積,最後索性把烘豆坊遷到附近更大的空間。
今年進入第 7 個年頭的 Five Elephant,已經是柏林首屈一指的烘豆坊,烘豆機擴大到 Diedrich 25kg。二店去年底開張,在柏林最時尚的購物區 Mitte,空間還是不大,不過有兩座漂亮的大理石吧台,技術最先進的 Modbar 義式機,設計北歐極簡風,連他們的豆袋包裝都曾經得到 Sprudge 全球最佳設計。
除了烘焙更加洗鍊,Five Elephant 每年拜訪薩爾瓦多與巴西農場,有一年甚至派吧台手常駐巴西農場六個月,找出他們想要的風味。2015 年 Five Elephant 參加北歐烘豆賽,贏得第三名,遠勝過其所有非北歐參賽團隊。
當年搭配乳酪蛋糕的那杯咖啡,出現在全世界一流咖啡館裡,更多人愛上這支飛上天大象的豆子,Sophie Weigensamer 成為蘇菲俠客曼,Five Elephant 不再只是柏林的小自烘店,從一塊蛋糕而生的夢想可以變得很大,不是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