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玻利維亞 朝陽計畫
Drop Coffee 的首席烘豆師喬安娜 (Joanna Alm, Head roaster) 是這樣描寫她對玻利維亞的印象: 『一開始我就必須承認,我已經愛上了玻利維亞,那裏的人民、國家、以及咖啡,玻利維亞的高海拔,例如阿拉西塔就高達 1580公尺,另人屏息的自然景色,種植咖啡的歷史,以及咖啡乾淨的風味。』
事實上,她在 Drop Coffee 網站上寫了一篇非常長的部落格,介紹她所了解的玻利維亞,為了傳達她的熱情,存其原本面貌,接下來的文字大部分編譯自她的文章,少部分關於莊園實況的部分來自《烘焙家》的補充與修正。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找出原文自行參閱對照。
玻利維亞的歷史非常有趣,雖然是一個咖啡出口非常有潛力的國家,但其產量一直相當稀少,種植咖啡的條件極佳,但挑戰也極為艱鉅,結果就是在一個非常非常困難的土地上建立起來的異常豐富的農業史。
1991 年,政府推動一個原住民投入種植咖啡的計畫,但是並未重視品質,到了 2004 年,超凡杯 (Cup of Excellence) 來到玻利維亞,烘豆師終於有機會找到原來難以搜尋的玻利維亞好咖啡。
對咖啡農而言,向來最主要的問題,就是他們很難賺到足夠的錢,來支持長期種植咖啡,為了補助咖啡的不足,他們必須種植其他作物,主要是古柯葉 (coca),古柯葉可用來製造古柯鹼,在玻利維亞種植古柯是合法的。在政府的鼓勵下,古柯葉的利潤是咖啡的四倍,而且比種咖啡容易的多,這造成許多農民棄咖啡而去,甚至完全放棄了農場。
種植古柯必須使用大量的化學農藥與肥料,對土壤的破壞極大,換言之種完古柯數年之後,土壤轉為貧瘠,無法再種任何作物。在 2000年早期,美國曾經大力支持玻利維亞的農業,但由於玻利維亞政府後來支持古柯種植,與美國的關係惡化,咖啡農民受苦最深。而後在玻利維亞恢復有限度的反毒戰爭下,不少計畫重新啟動,協助咖啡農,例如超凡杯就是在美援 USAID 的支持下舉行的。
好像這些打擊還不夠似的,2013 年葉鏽病降臨 (一種攻擊咖啡葉的黴菌,咖啡樹因此沒辦法進行光合作用) ,僅僅那一年,整個玻利維亞就喪失 50% 的咖啡產量。政府的古柯葉政策與葉鏽病兩個因素加起來,過去十年間,玻利維亞的咖啡產量減少了 70%,淪為咖啡生產的小國。
這意味著,要想在玻利維亞找到最好的咖啡,就必須付出比其他產地更高的代價,但這不見得是壞事,稀少的產量與全世界對高品質咖啡的需求,玻利維亞的咖啡農第一次取得有利的地位。玻利維亞咖啡的風味頻譜讓 Drop 非常興奮,高甜度、美味的巧克力風味,組合成一杯非常特殊的咖啡。
羅德里哥家族擁有水洗廠 Buena Vista Mill,處理卡拉納米 (Caranarvi) 與南詠歌思 (Sud Yungas) 兩個產區農民送來的櫻桃,然後包裝外銷,三十年來,他們持續尋訪小咖啡農的咖啡。但是當產量持續衰退,他們的出口業務也瀕臨危機,如果連羅德里哥都支持不下去,未來玻利維亞的咖啡甚至會面臨消失的命運。於是他們開始推動可以讓咖啡農永續發展的模式:永續經濟、社會理解、環境意識,他們把這個合作模式取名為「朝陽計畫」(Sol de Mañana)。小咖啡農可以加入計畫,取得羅德里哥的資源,並有機會外銷國際生豆商或烘豆師。
玻利維亞 南詠歌思 傑拉多艾斯柯巴 水洗 Bolivia Sud Yungas Gerardo Escobar washed
生產國:玻利維亞 Bolivia 產區:Circuata;南詠歌思 Sud Yungas 生產者:傑拉多艾斯柯巴 Gerardo Escobar 與小咖啡農 水洗廠:Buena Vista Mill 水洗廠主:羅德里哥 Daniella and Pedro Rodriguez 海拔:1850-1950公尺 豆種:卡杜拉 Caturra、鐵比卡 Typica 處理法:水洗 washed 採收時間:2016年
傑拉多艾斯柯巴 Gerardo Escobar
傑拉多艾斯蔻巴 Gerardo Escobar 的農場在南詠歌思 (Sud Yungas),比卡拉納米更偏遠,更難到達,但是農場的條件極為優異,傑拉多和他的家人一起工作,在農場裡興建自己的水洗廠,節省採收與處理之間所耗費的時間。
傑拉多出生於第一大城 La Paz,他是在卡拉納米上大學,主修農學,在求學階段,他就協助父親經營在卡拉納米的咖啡農場。結束學業後,他在 2001 年加入美國援外總署 USAID 的 Mojsa 計畫,推動玻利維亞的精品咖啡種植。2008 年,他加入 Inquisivi 合作社擔任技術顧問。
他與南詠歌思地區的許多小咖啡農合作,協助他們改善品質,提供技術諮詢,選擇品質最佳的咖啡。這批咖啡的海拔幾乎接近 2000 公尺,櫻桃採收後,會放到發酵槽進行不加水的乾式發酵,發酵時間 16-18小時,處理完的乾燥是在非洲高架棚床上仔細進行 9 天。
Drop Coffee 瑞典 斯德哥爾摩
Drop Coffee 的豆子出現在阿姆斯特丹、赫爾辛基、巴黎、紐約,全世界的咖啡館裡,首席烘豆師 Joanna Alm 幾乎是烘豆界的明星,作為所謂「北歐式」烘焙的代表之一,位於瑞典斯德哥爾摩的 Drop,短短幾年之間,成為精品咖啡界最受尊崇與愛戴的品牌。
但是 Drop Coffee 的創始與其他獨立咖啡館一樣,也是小小的起步,2010 年,她為了參加瑞典區咖啡大師賽,坐計程車到 Drop Coffee 借磨豆機,認識了成立於 2009 年 Drop Coffee 的 founder,半年後她加入 Drop 成為合夥人,後來成為 CEO。而當她加入時,Drop 才剛開始想添購一部 Giesen 1.5 kg 的烘豆機。
在 Joanna 手中成形的 Drop 烘豆哲學,分享了挪威、丹麥許多烘豆師的信念,就是追求咖啡豆的產區風土風味,減少烘焙的干擾。Drop 在這方面走的更前面,就是幾乎不太考慮沖煮方式, 烘焙的時候,只考慮是否把豆子的各種風味特質發揮淋漓盡致,只要這點做到了,那麼不論手沖或是義式,應該都可以沖泡出最好喝的咖啡。或者說的更白一些,烘豆師根本不應該特殊的為義式濃縮而烘焙。
Joanna 不是理論家,她是實行家,她很早就開始跑產區,儘量從咖啡農的莊園拿到特定批次,對每一支豆的產區與農場狀況,都了然於心,即使有部分的生豆來自生豆商,例如 Nordic Approach,但是她仍然儘量找機會訪問產地,有些咖啡,她可以精確的掌握到水洗廠處理的特定日期。五年之間,Drop 從 1.5kg 成長到現在 25kg 烘豆機!
她對於包裝非常重視,最新的包裝在一般的單向排氣閥的豆袋外,還加了一個非常結實的盒子,豆袋是湖水綠 (順帶一提,Drop 的烘豆機也是湖水藍色),袋子側邊與前面水滴狀透明部份,可以直接看到裡面的咖啡豆,很有女性的特殊感性。在外盒上,有非常詳盡的咖啡豆資訊,其詳細程度與英國倫敦 Workshop 不相上下。資訊完整透明,對消費者是保障,也代表烘豆師負責任的態度。
去年底,原來的創始人 Erik 離開,接下來加入的是英國 Has Bean 的老闆 Stephen Leighton。這件事當然讓精品咖啡界頗為震驚,就好像現實世界裡看到美女與野獸的合作。
喬安娜 Joanna Alm
Drop Coffee 的首席烘豆師喬安娜 Joanna Alm,過去幾年連續獲得瑞典烘豆大賽冠軍 (2014 與 2016),並代表瑞典參加世界盃,分別在 2014 獲得第三,2015 獲得第二,2016 獲得世界第四。
Drop Coffee 強調他們所烘焙有的咖啡,其資料都可追溯,而烘焙的時候有非常清晰的概念,要讓最後表現出甜感與明亮酸質,並充分發揮咖啡產地該有的風味。